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始终坚持“以就业为导向”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,树立了“人人是胜者,各个有专长”的扬长教育理念,以培养学生“自强、自立、自信”精神为工作理念,创新开展就业创业教育,实施全程就业创业指导教育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。学校深化校企合作,推进校企协同育人,促进学生“学业、就业、创业”水平提升,形成了符合学校财经类学生特点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。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年超99%,就业工作得到社会认可,学校荣获“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”“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”“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”“全国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”“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”“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”和“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园高校分园”等称号。
学校就业工作的典型经验和成效
1.开拓就业渠道,保障向毕业生推荐优质就业岗位
学校多渠道开发重点合作企业,始终维持就业基地百家以上。及时调整发布岗位群类型实现精准就业推荐,依托东区分市场与市教委就业中心、人社局、通州区科协、通州区青商联等单位合作,开展合作专场双选会。利用专业优势,与二级学院合办金融、珠宝、酒店等行业场次招聘会。年均开展各类招聘活动40余次,邀请700余家,提供岗位7300个。约35%的毕业生通过校园渠道求职成功,是我校毕业生求职成功比例最高的渠道。人均投递简历9份,获得面试机会5次,收到录用通知3个。
2.建立 “一人一策”帮扶台账,保障困难群体顺利就业
学校认真将困难群体分为就业困难,家庭困难,残疾,就业困难和家庭困难,家庭困难和残疾,就业困难和残疾,就业困难、家庭困难和残疾 7 类,做到“一人一策”,动态管理、精准帮扶。按照就业前的准备工作、就业中的帮扶工作、就业后的跟踪调查工作三个步骤全过程关注困难群体就业。
3.高质量发展创新创业教育,取得显著成果
完善双创课程体系,将创业孵化工作延伸到课程、活动及其他专项竞赛中,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。创新构建“三阶式”创新创业教育体系,通过技能竞赛、社会实践等平台,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,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。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比例达到7.14%,高于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近一倍。近5年, 毕业三年内学生自主创业存活率75.48%,7个创业项目累计获得天使投资及新三板定向增发等融资2.2亿元。 荣获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、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、双创50强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。
老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沙盘演练创业项目
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
1.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
表1 2016-2019届毕业生落实就业行业分布
从 2016—2019 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来看,我校毕业生就业行业的分布情况有所变化。2016 届和 2017 届毕业生中,约 30%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单位,而近两届毕业生则进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,批发和零售业的比例较高。
2.用人单位满意度情况
毕业生入职后表现
我校毕业生多年来受到用人单位好评,从用人单位对我校2016—2019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评价来看,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整体居于高位,较为稳定。